一、驅動滾筒直徑。
輸送帶繞過滾筒時會產生彎曲應力,導致帶芯疲勞。直徑越小,彎曲應力越大。顯然,增加滾筒直徑有利于提高輕輸送帶的使用壽命,但增加到一定值后,彎曲應力不會明顯減小,設備體積也會增加。因此,為了確保輕輸送帶的彎曲應力不會太大,應限制滾筒的小直徑。選擇驅動滾筒的直徑D標準是:多層芯輕輸送帶選用機械接頭時,D≥100i,mm(i為帆布層數);選用硫化接頭時,基于接頭為梯形搭接,在彎曲應力作用下容易剝離D≥125i,mm。機械接頭用于整編芯輕型輸送帶時,D≥K8,mm(k取決于帶芯骨架原料的參數;8為帶芯厚度,mm)。選用鋼繩芯輕輸送帶時,D=(150~200)(t,mm(d鋼絲繩直徑,mm)。根據驅動滾筒直徑、應力百分比和輸送帶對滾筒圍角的條件,確定換向滾筒直徑。
二、輥成槽角。
承載分支通常由三個輥組成,其側輥和中輥的夾角稱為槽角。在一定的極限內,槽角越大,物流量就越大。但當槽角超過輕輸送帶本身的槽能力時,輕輸送帶不會靠近中輥,導致輕輸送帶邊際磨損強,運行不穩定,重載運行時,側輥和中輥角必須有較大的彎曲應力,使輕輸送帶彎曲應力,使輕輸送帶縱向開裂或帆布層敏捷剝離。
三、段距過大。
輸送帶頭尾輥與一組承載輥之間的輕輸送帶段稱為過渡段。在過渡段,輕輸送帶由槽組成平行,或由平行組成槽形,輕輸送帶的邊緣被拉伸,產生額外的拉應力。過渡段長度越小,附加拉應力越大,導致輕輸送帶邊緣和側輥磨損嚴重。
四、凸弧段半徑。
當輸送機線路上有凸弧段時,輕輸送帶的邊緣也有很大的拉應力,導致輕輸送帶和輥過早損壞,因此凸弧段的半徑不應太小。使用鋼繩芯輕輸送帶時,凸弧段半徑不小于(75~85)B。
五、給料設備。
給料設備的結構是否合理,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輕輸送帶的使用壽命。為減少材料對輕輸送帶的磨損和沖擊應力,規劃選擇給料設備的技術要求f-1、物料給輕輸送帶的速度和方向應與帶速相似。盡量減少物料的落差,特別是避免大物料從高處直接落在輕輸送帶上。
六、運輸機的啟動和制動方法。
帶式運送機在發動、制動過程中,應運用軟發動方法來控制起泊車時的加減速度,以降低動應力。關于通常中小型帶式運送機,選用限矩型液力偶合器來完成軟發動比較合理。關于長距離、大運量的大型帶式運送機,因為動張力很大,應運用可控軟發動設備來延伸啟、制動時刻,減小動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