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送帶在設備上使用一段時間后是需要定期檢查,那么哪些地方是需要檢查的呢?耐高溫皮帶廠家丹宇龍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幾個重點。
1、承載點
承載點微型傳送帶易損壞的部位。
在落料槽處設置一定間距的篩條,細碎物料通過篩條的縫隙先落到膠帶上形成一個墊層,大塊物料經過篩條降速后,緩慢地落到墊層上,這樣就減少了物料對膠帶的沖擊。
2、導料槽
導料槽是引起膠帶表面磨損另一個原因,它離膠帶越近,磨損就越厲害。
導料槽不能與膠帶接觸,底部邊緣與膠帶間應有一定的間隙,間隙顯楔狀,現運行方向逐漸增大。導料槽下部邊緣的橡膠檔板應經常檢查,防止物料卡住。裝載點裝置的固定部分與膠帶表面不能出現接觸,也不允許物料在導料槽內卡住。
3、輥筒
所有輥筒都應該轉動靈活。輥筒直徑選擇不當,對帶子使用年限有不良影響。
如果滾筒上有許多附著物,就會導致微型輸送帶跑偏,覆蓋膠異常磨損和帶芯局部疲勞甚至破裂。因此應經常檢查及時清除。主動輥筒包膠護套是為了增大磨擦系數,降低張力,減少濕條件下引起的打滑。膠套開槽改進套上和帶子上的清潔作用,延長輥筒使用年限。當輥筒外包膠套異常磨損時,應盡快更換。
5、張緊裝置
檢查張緊裝置能否動作,行程大小,導向架滑動狀況是否良好,定期向導向架注油。
張緊行程不足會降低張緊裝置的安全性。張力過大,會加快微型輸送帶疲勞,從而使輸送帶的延伸率增大,比較終影響傳送帶的正常工作,必要時需重新膠接。張力過小,帶子在驅動輥筒部位打滑,同樣加快帶子磨損。因此,應及時調整張緊裝置的張力或行程。
4、上、下托輥
檢查托輥時,應清除附在托輥表面上的異物,特別是注意下托輥,附著物有時會導致輕型傳送帶跑偏,造成帶邊損傷。
對于損壞的、不轉動的托輥,要及時更換。此外應嚴格遵守托輥的管理及潤滑的規定,黃油注入太多,會漏到傳送帶上,輸送帶表面沾上黃油和潤滑油后,橡膠變軟膨脹、脫層、剝落,甚至使傳送帶與帶輪轉動不同步,使橡膠傳送帶發生異常磨損。上托輥的位置不同及傾斜彎曲部位(曲率半徑)設置不當,會使帶子產生異常屈撓,形成疲勞破壞,從而使帶子非工作面磨損加劇,產生縱裂,托輥表面粘有物料時,托輥會隆起,使帶子在運行中跳動將物料灑落,甚至導致使帶子損傷,所以要及時清除。
關于傳送帶的日常檢查,丹宇龍就介紹這么多,大家如若有疑問。歡迎來電咨詢。